首頁關於利仁 - 發展脈絡

發展脈絡

歷程

回顧對於雲林實驗教育推動的歷程,至今我們仍不斷思考初衷何在?在台灣現今的教育環境,我們可以著力的點何在?


從事公共空間環境規劃設計的李綠枝、甘銘源建築師夫婦,2008年從宜蘭搬遷到雲林。而後為么兒利仁奔走多元、適性教育,2010年勸請蘇治芬縣長在雲林推動華德福教育,也匯集滿懷人智學教育熱忱的專業工作者與種子家長,一起為農業首都的雲林,帶入注重身心靈適性發展的華德福教育、藝術治療團隊,以及生機互動農業。並以教育為起點,展開華德福教育的系列規劃,以喚起雲林人對土地的情感與認同,2011年正式成立「利仁教育基金會」,成為台灣推動華德福教育團隊之一。


因為喜愛山林,我們協助偏鄉蓋學校;因為喜歡自然,我們偏愛用木、竹做為構築材料。因為利仁,我們推動療癒的教育,啟發雲林三所華德福實驗學校的成立;因為我們搬到桂林,2017~2018年在桂林村嘗試自然農法、種樹、園藝治療等,開始探觸自然與身心療癒的關係,提出「里山桂林」的願景,期待藉以重建孩子的沃野童年、打造清淨食物的產地,探索山村發展的可能性。


2019~2020年拜訪國內及香港身心靈健康促進的團體和場域,彷彿理解建構身心靈療癒需要物質和心靈的配合。學習人與社會如何相互關連、及如何關連到自然系統才能永續運轉,促進生態素養似乎可以說是我們走過的路的總結。


2021年因緣際會,接觸到Emory University受到達賴喇嘛尊者啟發所研發的「社會、情緒及倫理教育」(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Learning)國際教育計畫,感動於尊者説慈悲是生命的必需品、不是奢侈品,SEE Learning將影響世界兩百年,利仁一路走來、尋尋覓覓的,正是——喚起慈悲心的教育。2022年1月利仁教育基金會與埃默里大學CCSCBE中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利仁成為該計畫在臺的正式合作機構。2022年,堪稱「SEE Learning Taiwan 」元年。



大事紀
2010

我們為了尋求特殊需求孩子的早期療育與教育而奔走、籌畫,串連縣內縣外有理想的專業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勸請雲林縣政府推動華德福教育,力邀注重孩子適性特質的華德福教育、藝術治療團隊,以及生機互動農業的精英團隊來到雲林,一同為福利社區理想而努力。

2011

利仁離開人世,雲林縣經過一年的努力而有國小、國中、高中的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
11月29日財團法人雲林縣利仁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立案字號:雲林縣政府府教社字第1000411682號),著手協助雲林華德福教育的推動工作,包括華德福師資培訓、推廣生機互動農法課程及各項實務工作等。

2012

著手協助雲林華德福教育的推動工作,包括華德福師資培訓、推廣生機互動農法課程、人智學教育與護理講座、大衛安德森戲劇營等。

2013

形塑山峰華德福教育社群,並開辦華德福師資養成課程,協助雲林縣政府籌備興辦華德福教育高中。

2014

雲林的華德福實驗高中成立(而後因實驗教育三法,山峰、潮厝國小也已成為正式實驗學校),利仁第一階段任務達成,第一屆董事會任期也期滿改組,李綠枝董事長及工作團隊思考後續的發展方向。

潛沉一段時間,考量自己的建築本業基礎,及一向關注友善建築、永續環境的理念,我們開始陪伴關懷身邊幾位種樹農友,提供專業需求的協助,希望能為台灣甚至地球永續環境盡棉薄之力。

2015

李綠枝、甘銘源夫婦搬進桂林村,發現這個古坑山邊質樸的村落,在人口外流的洪流中還保有些許活力,有些小農轉作有機,桂林國小老師推動校園蔬食,讓我們非常安心選擇落腳在這個山村,並把自宅開放出來成為社區居民共學的場地,也希望能推動社區種樹。

2016

種種因緣吸引幾位對於建立生態社區有熱忱的朋友相助,從關照環境、進而關懷人,再回到教育的初衷。藉著桂林原有良善的基礎,希望逆轉台灣農村衰敗的宿命,提出桂林無憂谷計畫,投入社區營造工作。開辦「暑期桂林樂學生活營」,辦理「五明教育實驗計畫」融合食農教育與環境生活教育,開辦桂林自然農法班。

2017

種樹林場參訪活動(大雪山賴倍元的千年之約)。

繼續推動桂林無憂谷計畫,包括:無憂林種樹活動、重建農村人文環境、農產業培力、經營農村學習基地及城鄉交流。並與在地非營利組織串連,年末與螺陽基金會合作竹構工作坊。提案里山桂林-台灣淺山地區農產業及文化再生計畫,獲得農委會補助。

2018

拜訪台東聖母醫院、三育健康中心的療癒事業,探索里山桂林、及古坑心靈生態村發展的可能性。推動里山桂林—台灣淺山地區農產業及文化再生計畫,主要工作有:

  • 走讀桂林產業人物誌(咖啡、茶、特用作物)

  • 建立桂林生態環境調查與分析(造林基地及示範茶園)

  • 土壤活化及微生物菌培養紀錄

  • 建立產業復甦與創新之師徒制學習(茶、竹構架自力營造)

  • 里山桂林二部曲影像紀錄片《當下~自然農法課程紀錄》

  • 社區誌及人文調查訪談紀錄(家族史及產業人物誌)

  • 辦理里山桂林增能課程(里山精神、食農教育基地及種子教師培訓、樂齡學堂創作系列課程)

  • 特用作物田野調查及資源盤點

  • 建置特用作物農園(茶、樟、肉桂、薑、山藥…等)

  • 繪編里山桂林人文地圖

2019

香港見學(考察教育文化藝術及生態產業環境發展),拜訪阿南達瑪迦生態村,持續探索里山桂林、及古坑心靈生態村發展可能性。參與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推動。申辦桂林自然農法田區通過綠色保育標章。

2020

持續參與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推動,接觸 Emory University 受到達賴喇嘛尊者啟發所開發的「社會、情緒及倫理教育」(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Learning)國際教育計畫。

協助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辦理「臺語音樂歌舞劇—龜將軍與噶瑪蘭公主」雲林場演出。

2021

持續桂林種樹—無憂林維護,小築植林。

辦理Getting Started with SEE Learning 暑期線上工作坊及創傷知情課程,帶來安定身心、促進健康、提高幸福感的新體驗。

辦理正念幸福課微體驗,及正念幸福八週課。

2022

利仁教育基金會成為SEE Learning教育計畫在台灣唯一分支機構,為培養這世代內心的和平,加入全球行列,開展台灣的SEE Learning推動:

  • 1月7日正式與埃默里大學簽訂備忘錄,成為SEE Learning教育計畫在台灣唯一分支機構。

  • 3月16日拜訪雲林縣古坑鄉山峰國小,帶領 SEE Learning 課程微體驗,於8-12月持續四次週三教師進修研習,分享 SEE Learning 教案,嚐試與華德福教育融合。

  • 7月21~22日自台灣、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兩百多位教育夥伴,發揮互助精神完成兩天的 SEE Learning 101線上認證研習。

  • 8月14~15日舉辦 SEE Learning 進階研習,介紹其背景、理論架構、教案和實施計劃等。並輕鬆地練習一分鐘專注、接地、仁慈圖畫等找資源體驗。

  • 8月啟動 SEE Learning 專業學習平台,十月起兩週一次「SEE Learning教案實作線上工作坊」,形成跨校、跨學科、跨區域的實作交流。

  • 9月SEE Learning 微體驗以教師社群或週三進修方式進入校園分享,北部有新北市蘆洲國小、安溪國中與丹鳳高中;中部有雲林縣山峰國小、嘉義縣桃源國小。

2023

SEE Learning Taiwan 迎來面對面的國際交流,展開新頁:

  • 1月13~15日請「冥想科學與慈悲為本倫理中心」主任—洛桑丹增‧涅吉教授(Prof. Lobsang Tenzin Negi),與SEE-Learning計畫總召松杜‧桑弗(Tsondue Samphel)二位國際學者來台,行程包含:1月13日與台師大教育學院共同主辦的國際論壇、舉辦親子教育領袖座談、辦理K-12教師研習專題演講,以及1月14~15日舉辦二天13小時的認知為本的慈悲訓練基礎課程(Cognitively-Based Compassion Training Foundation Course,簡稱CBCT)。

  • 1月26~28日SEE Learning 冥想工作坊,一群 SEE Learning 夥伴利用春節連假實體見面,在墾丁一心寺深度覺知五感,體驗專注力。

  • 2月10日昇平國中初嚐 SEE Learning~認識身體素養,從暖身、訴說挑戰和介紹 SEE Learning 架構。


臺灣竹構學苑試營運計畫啟動:

  • 5月5日石壁竹林導覽及黃瑞祥老師演講。

  • 5月6日龍崎竹林導覽解說、採竹體驗及呂錦明老師演講。

  • 6月3日普悠瑪族傳統竹構及鄭浩祥藝師臺東作品參訪。

  • 7月1日~8月21日臺灣普悠瑪族傳統竹構技藝傳承實作課程。



分享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