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2
賴總統提出「健康台灣」願景,並揭示引進SEL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於學校課程,持續精進兒少心理支持政策。(2024.6.6)。教育部亦公告「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推動社會情緒學習。
社會情緒學習(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指在教育環境中,幫助學生發展自我意識、管理情緒、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負責任決策和解決問題等能力。許多實證研究結果顯示,SEL在學生的個人、社交和學術成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具體來說,其重要性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綜上所述,社會情緒學習,對於師資培育與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意義與未來性。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已向140個國家的教育部發布了實施「社會與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的十大基本原則,開始推廣SEL計畫。
「社會、情緒與倫理學習」(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Learning, SEE Learning)則是美國Emory University的冥想科學和仁慈倫理中心 (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Science and Compassion-Based Ethics, CCSCBE )發展的SEL創新實踐,因應社會變化,在SEL中加入重要元素,包括:1.注意力訓練,2.慈悲心和道德辨別力,3.系統思維,4.復原力和創傷知情實踐。希望建立一種跨國族、宗教,以科學為基礎的倫理發展,旨在發展所謂「基本人類價值觀」的倫理。SEL發起人之一的Daniel Golemen 指出 SEE Learning可謂是SEL 2.0版,兼具包容和綜合的理論架構,提供給學習者認識自己、理解他人、關懷世界的教材,實施對象從幼兒園到中學生,不僅為學生,也支持老師,進一步幫助家長,共同為下一代培養內心平和而努力。2024年,SEE Learning也獲得國際SEL 標竿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認證全球63個SEL特選課程(SELect)認證計畫之一。經過研究發現,對於改善身份認同發展和自主性、改善學校連結感、改善社會行為、改善其他SEL技能和態度具有顯著效果。
(一) 使教師實踐 SEE Learning™由美國Emory大學開發的創新教育計劃,並透過了解體驗課程和教案,提升實踐以慈悲為中心的教育素養。
(二) 引導通過SEE上路 初階培訓的教師,理解第一到第七章教案之核心概念與專業知識。
(三) 經由老師實務經驗分享,能夠讓教案更在地化並且促進更多老師實施SEE Learning教案。
(一) 師資培育生(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大學部學生及研究生)、現職幼兒園、小學及中學(含高中)之正式教師、代理教師及相關教育行政人員優先錄取。
(二) 有興趣深入了解的大專院校教師、一般教師及社會人士。
指導單位: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利仁教育基金會
SEE專業1:2025年9月6日(六) 8:50~16:30(8:30開始報到)
SEE專業2:2025年10月18日(六) 8:50~16:30(8:30開始報到)
SEE專業3:2025年11月15日(六) 8:50~16:30(8:30開始報到)
SEE專業4:2025年12月13日(六) 8:50~16:30(8:30開始報到)
SEE專業5:2026年1月3日(六) 8:50~16:30(8:30開始報到)
SEE專業6:2026年2月7日(六) 8:50~16:30(8:30開始報到)
SEE專業7:2026年3月7日(六) 8:50~16:30(8:30開始報到)
研習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VvZJskgjmLNrFcD96
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