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足跡 里山桂林 2019年 香港見學活動紀實 作者:陳燕錚

2021.10.27

2019年 香港見學活動紀實 作者:陳燕錚

2019年 香港見學活動紀實 作者:陳燕錚

從多元視角見識良善的力量

活動日期:2019/02/22-25(五~一)
活動地點:九龍半島、新界、香港島
參與人員:利仁基金會董監事暨親友、大藏建築員工、福智教發中心夥伴

 

2月下旬的香港,受鋒面影響,天氣時陰時晴,按照當地有趣直白的說法是「有幾陣雨」,一到傍晚冷風仍帶著寒意,有時白天卻熱得宛如盛夏,彷彿這次所見的香港,儘管不斷面對各項現實考驗,有些人仍堅持朝著他們的夢想,一步步築夢踏實,不經意間,5年、10年光陰已過。
 

這次基金會委託香港生活書院團隊,用心策劃四天的參訪活動,在滿檔卻流暢的行程中,我們總共接觸10個單位,幾乎都是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等善行團體,涵蓋社區營造、老屋保存、生命教育、食農教育、環境永續、佛寺巡禮六大學習主題,希望透過這些專業角度的交流分享,作為未來基金會推展社區事務的助力,以下就每天的行程大略分享所見所聞。

 

Day1:2019.02.22(五)  地點:志蓮淨苑、生活書院
 

志蓮淨苑創建於1934年,屬傳統的淨土宗寺院,位於九龍半島鑽石山南麓,原址是一棟舊別墅,1989年開始進行重建,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及敦煌壁畫唐代建築作為藍本,於1998年落成。

 

圖片名稱

 

之後又與香港政府合作,將一旁空地打造成深具唐風的林園「南園蓮池」,兩者皆被四週櫛次鱗比的高樓及快速道路所圍繞,更顯鬧中取靜,已於2012年列入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圖片名稱

 

圖片名稱
南園蓮池的庭園造景頗用心

 

中午就近在南園蓮池的龍門樓享用精緻素齋,隨即由志蓮淨苑導賞人員帶領參觀佛寺建築,走上通往山門的蓮臺,很難想像平臺下方就是繁忙的交通幹道。 

 

圖片名稱

 

一踏進山門,富麗莊嚴的木構建築群,及池中不時綻放的各式睡蓮,寧靜祥和的氛圍,讓人彷彿置身古代佛院,從仿唐藝術風格的建築設計,到實木、榫接的傳統木構工法型式,再到「三進三重門一院」的宏偉格局,不禁令人眼界大開、讚嘆連連。

 

圖片名稱

 

圖片名稱

 

接著走回南園蓮池參觀中國木結構建築藝術館,兩相比照山西佛光寺東大殿及志蓮淨苑大雄殿的1比20模型,接著欣賞北京故宮太和殿、山西應縣木塔及天津獨樂寺觀音閣的唯美擬真模型,最後來到大雄殿轉角模型,綜觀中國傳統建築的發展演變,以及這些代表作品的整體設計佈局,只能用神乎奇技來形容。


 

圖片名稱
北京故宮太和殿模型

 

接著參訪負責安排此行的團隊「生活書院」,一個位於新界大埔區半山腰的教育團體,它的原址是佛教大光中學校舍,為第一所由香港政府補助的佛教學校,2009年廢棄後一度成為許多動物的家,2012年一群熱愛教育、環境、文化藝術工作者在此籌備生活書院,於2014年7月順利開幕,一個看似遠離城市塵囂的地方,卻是一處最活生生的生命教育中心場域。

 

圖片名稱
校園內還有一小塊菜園
 

這些年來,生活書院致力於探索生命、文化及環境教育各項領域,除了吸引一群熱心的義工支持,旗下活躍的年輕人對素食、藝術、生活等範疇都有不同體驗和心得,且熱切希望和更多人分享、交流,譬如上個月的「走塑辦年貨」活動,這群年輕人就勇敢走上街道、跟店家合作,大力推廣「減塑」理念。

 

圖片名稱
香港的「走」是「去除」的意思

 

們透過創作及體驗式的活動或是研習,幾個主題教室均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來闡述真理,希望提供參訪民眾更具智慧和視野的生活方向,他們一致認為「改變世界,先學習選擇善良」,也相信「改變社會」的意念不是石頭爆出來的,就算是「叮」一聲的靈感,都有一路走來的過程

 

圖片名稱
隨處可見工作人員手作創意巧思

 

Day2:2019.02.23(六)  地點: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T.PARK〔源.區〕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 KFBG),位於新界大帽山北面山麓,橫跨大埔及元朗區,如今已成香港重要的環境保育及教育中心。
前身為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原是一處重視大量生產的試驗及推廣農牧場,隨著香港農業日漸式微,1995年1月正式立法成為非營利機構,化身為自然保護及教育角色,常與政府、大學及其他民間組織一起合作或進行研究。

 

圖片名稱

 

 進翟克誠野生動物護理中心,有一隻赤麂「菲菲」由園區拯救照顧至今,也成了園區的動物大使,香港原生鹿赤麂和臺灣的山羌外形雖然相似,卻是不同品種,山羌身形較小,膚色偏黃棕色,赤麂身形較龐大,一般呈紅棕色。

 

圖片名稱

 

欣見一隻石虎正在籠子上方睡覺,香港稱石虎為豹貓,雖然石虎在台灣是急待保護的動物,所幸該族群在香港郊野公園的分布至今仍算穩定,地小人稠的香港都能做到,更值得國人借鏡!

 

圖片名稱

 

嘉道理農場佔地面積廣達148公頃,想在此消磨一整天絕對沒有問題,園方將30年的梯田耕種經驗,翻轉為環境教育示範場域,場內種植超過50種蔬菜和香草,及25種以上果樹,算是非常完整細緻的永續農業展示,可惜這次因時間有限,我們連下山區的一半都沒逛完。

 

圖片名稱

 

下午趕往另一處環境永續場域,T.PARK〔源.區〕位於偏遠的新界屯門區,是一座標榜轉廢為能、自給自足的「汙泥處理場」,為香港政府近年規劃設置的垃圾回收、再造和環教中心,展示館於2016年開放,試圖引領香港及參觀民眾踏上一段減廢、節能、發電、海水淡化及保育兼具的綠色旅程。

 

圖片名稱廠房本身就是一棟節能綠建築

 

Day3:2019.02.24  地點:慈山寺、菜園新村、鄉土學社、綠蔭家園 

第三天上午,來到此行另一處佛寺「慈山寺」巡禮,慈山寺位於新界大埔區,據說原址原是座煤礦場,佔地4.7公頃,坐擁八仙嶺羣山,南眺東北船灣,由李嘉誠出資興建、營運,於2015年正式啟用,以宣揚佛教、提供靜修環境為目的,希望參學者從中反思生命的真諦

 

圖片名稱

 

不同於第一天的志蓮淨苑,完全是以中國傳統實木建築引人入勝,此處強調環境說法,希望透過絕美的山水景致,以及黑灰色系的大氣建築群,甚至園中一草一木,讓民眾得以靜心反思,進而更接近佛法。

 

圖片名稱

 

圖片名稱

 

在慈山寺用完午膳後,我們來到新界元朗區的散村「菜園新村」,一個靠著居民主動參與、從無到有的新聚落,跟台灣不同的是,香港政府完全不支持社區生根,更凸顯本地「社區營造」的難能可貴。

 

接待我們的是才就讀國一的小錡,還記得幼兒時期曾跟著村民抗爭,如今的她,已能自信驕傲向外人分享這處才剛完工不久的新家園面貌。

 

圖片名稱

 

原來的菜園村位於石崗錦田公路旁,建村近50年,大約500名村民,多數種菜、養豬維生,因2008年高鐵案被迫遷村,香港政府不顧村民意見,計劃將他們的家園及生活方式連根拔起,村民開始發起「不遷不拆」的抗爭運動,在菜園村生態社區營造工作室的協助下,2011年轉向重建之路,成為香港第一個強調低碳生活的生態示範村,而透過「耕住合一」、「車不入村」的參與式規劃過程中,10年來,民主化的公民意識可說已在此遍地開花。
 

圖片名稱
村裡強調耕住合一,這塊是公田耕地

 

接下來趕往新界北區的上水「鄉土學社」學習堆肥,沿著梧桐河走向菜園時,看到有人慢跑、有人騎車,而猛禽就在天空盤旋,這幾天發現香港的自然生態相當豐富,除了受惠於多處郊野公園,或許是慣行農業的影響較少,就連老一輩都普遍缺乏農事經驗,因為耕地對香港人而言可是相當彌足珍貴呢!
 

圖片名稱

 

2012年盛夏成立的鄉土學社(Society for Indigenous Learning),致力推動鄉土教育,從農耕、歷史、文化、地理、自然等範疇向土地學習,重新認識生活。園區學習綠蔭家園的堆肥作法,採用健康土地的耕種方式,目前有2位全職農夫,還有來來去去租地種植的假日農夫,學社透過販售新鮮蔬菜及提供民眾參訪體驗活動,讓組織得以繼續運作。

此行特別邀請綠蔭家園創辦人陳尹玲老師,前來指導大家學習堆肥,從中體驗如何透過落葉、蔬果廚餘、菌種、豆渣層層堆疊,用「土壤食物網」的原理製造熱堆肥。

 

圖片名稱

 

陳尹伶老師本身學的是量子力學,曾擔任教育大學院長,也曾為改變僵化教育當過高中校長。退休後看到易解放女士在蒙古沙漠種樹的報導,馬上加入行列,從沙漠綠化到思考土壤改造的重要性,更加發現全球嚴重的環境問題,2013年進一步成立綠蔭家園,一面忙著向各國專家請益,也不吝在網站分享,一面熱心培育香港年輕人,希望能復興本地農業。

 

圖片名稱
肥沃的黑色土壤

 

接著走到附近綠蔭家園總部繼續交流,大家邊吃晚餐邊聊,只見陳尹玲老師忙著分享,席間筷子幾乎沒動,她從植物健康與土壤甚至其他生物的關連,一路談到熱堆肥及堆肥茶的重要性,近年來她努力倡導熱堆肥甚至堆肥茶的耕作方式,完全針對如何善待土地、惠澤眾生著手,希望能協助促進土地健康,這樣植物及人類也才有機會獲得真正的健康。
 

圖片名稱
陳尹玲必須不時檢視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

 

Day4:2019.02.25(一)  地點:大館、藍屋 

最後一天的行程都跟老屋保存有關,大館可說是香港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的代表,藍屋則是以「留屋留人」的建築保育聞名,在寸土寸金、重視流動價值的香港,均算是難得的成功案例。

 

圖片名稱
這棟四層樓的建築屬後維多利亞風格

 

圖片名稱

 

大館位於香港島中環鬧區,是香港最大型的歷史建築群,包括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三項法定古蹟,曾是香港早期司法重地。目前由非營利的「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由賽馬會所成立)」負責營運,2018年5月正式以「大館」之名對外開放,由於沒有提供普通話導賞服務,我們在館方人員簡單介紹後,開始自由參觀,見識它如何以古蹟及藝術作為活化主軸,也藉此了解當年的歷史文物故事。 

 

圖片名稱
這棟是早年的槍房

 

圖片名稱

 

下午來到一樣位於香港島鬧區的藍屋築建群,這棟歷史建物的修復,可說是香港首次採用「留屋留人」的建築群保育方案。藍屋座落在灣仔石水渠街,原址是建於1867年的華陀醫院,在1922至1950年間,相繼改建為互連的唐樓,目前保留的藍屋、橙屋和黃屋,算來已超過半世紀甚至將近百年,曾留下「72家房客」板間房的生活痕跡。

 

2006年,香港政府計劃將藍屋拆除改建商圈,眼看居民即將被迫遷走,摧毀的不光是棟舊建築,而是建立多年的社區網絡,一群包括聖雅各福群會的有志人士,開始協助居民力爭,就像菜園新村「自己的社區自己救」,兩者完全都是從庶民視角出發的抗爭行動。藍屋幸運於2010年爭取成功,2012年展開修復活化行動,總共保留20個住宅單位,除了原來的8戶舊街坊,還可再收12 戶新租客,只是必須經過甄選更要參與社區服務,其餘單位則作為故事館、餐廳、展覽等用途。

 

圖片名稱

 

圖片名稱
黃屋、橙屋比藍屋更早一步修復完成

 

 這次親近的香港,不再是天際線幾乎被高樓大廈占滿、雙層巴士滿街跑的繁華之都,多數足跡停留在新界的社區、菜園或環教基地,主要體會充滿街坊人情、重視土地倫理的舊味道香港,是一般遊客不會刻意、也不易接觸到的面向,尤有甚者,四天的參訪過程中,我們遇到不少年輕的工作夥伴,有的甚至不到30歲,看著他們真誠的笑容,聽著他們熱情的分享,就算時代巨輪仍不斷無情推進,為了守護家園、追尋生命價值、環境永續或者舊時美好,我們深刻感受到這股從下往上的強大力量,也不斷看到明天的希望。

 

分享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