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足跡 生態素養 持續的後盾 ——從關注校園環境、到懷抱生態素養的建築師

2022.04.14

持續的後盾 ——從關注校園環境、到懷抱生態素養的建築師

持續的後盾 ——從關注校園環境、到懷抱生態素養的建築師

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相互依存,重重無盡的因緣形成了我們所在的奇妙世界

(作者:李綠枝/日期:2022.04.14)

我和銘源大學都是登山社成員(我是成大建築畢業,銘源是中原建築畢業),畢業後一起在雅砌雜誌評圖相遇,又在台北的建築師事務所相遇,因為喜歡自然,先後到宜蘭工作。在我開業後,就和學校建築很有因緣,也因此接觸許多教育工作者。

充分互動的參與式設計,孕育出體貼的校園

1996年開始花蓮西寶國小設校工程的規劃,考慮山區溫度較低,不同於一般學校設置通透的迴廊,選擇廊道內部化連接室內空間,鋼、木輕巧的屋面構成一個連續的教室空間,使屋頂的造型與山脈的天際線相扣合,可以說氣候決定型態。西寶國小當初是秀林鄉富世國小的分校,西寶有因緣要改建宿舍,本校辦理校舍設計,校長找的建築師據說沒有到現場看基地,畫出來的圖讓當時對山林環境很珍惜的老師感到很憂心,找到臺大城鄉所的師生到西寶和老師小朋友做了一次參與式討論,然後問我要不要接這個宿舍的設計,我們拜訪西寶國小,被這個深山裡的學校、及自在與自然共處的孩子們吸引。設計過程是和師生充分互動的,一起討論他們珍視的校園特質(為了保留校園內既有的櫻花樹、南洋杉等樹木,許多是家長早期一起種下,幾乎順應原有地形沒有整地),和老師們一起參訪他校校園,做各種尺度的模型,甚至和師生一起現場放樣確認新校舍的位置、檢視和校園的關係,我的前老闆劉可強老師(臺大城鄉基金會)還來為我們站台、也督導我們做參與式設計。

圖片名稱

1999年 921震災後的埔里育英國小重建工程,我們創造大量半戶外空間,將樹木保留其中,希望師生喜歡這樣的校園的環境,育英國小重建工程是較早啟動的,有較多機會和老師家長互動,開啟當年第一波的新校園運動。我們在這個中型規模的育英國小的設計,嘗試低年級、和中高年級不同的教室型態,也試圖用大量半戶外空間、和雙層屋頂教室等方法呼應中台灣炎熱的氣候。

2006年宜蘭大學委託我們綜合教學大樓設計,這是進校門第一棟建築,我們看待它是從宜蘭農校升格為大學的空間象徵,重新連結歷史脈絡,也是串連校園開放予市民共享的樞紐。

同年我們設計宜蘭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學校的學生活動中心,當時我的長子在慈心華德福幼兒園學習,我們做為家長也開始接觸華德福教育,對於華德福教育保護孩子的五感有深刻印象,儘量讓孩子接觸自然、質樸的事物可以保持孩子穩定的心性,希望藉由環境的薰陶,喚醒孩子心靈的創造力。華德福學校希望為孩子提供溫潤、鈍角的空間,多角形的概念是來自於孕育及保護屋頂底下的小朋友,彷彿手牽手形成自然且多角形的空間。值得一提的,慈心華德福學生活動中心的設計有非常充分的參與式設計過程,學校特別邀請都市改革組織OURs來協助參與過程,為此劉可強老師再次為我們站台,我記得我在啟動會議中說:「設計的發展交給眾人共同參與,做為建築師的我們感覺很輕鬆。」是要表達我們是很開放、不執著的,豈料劉可強老師說:「你們(建築師)如果放得太輕鬆,那我可要緊張了。」這個對話至今我仍印象深刻,劉老師要教我們的是專業者的意志力、和包容力要兼容並蓄,走出中庸之道。透過多次參與式討論過程,將國外華德福學校資深建築師的經驗和學校老師、家長的體驗,充份融入這個設計作品當中。

平實雋永的建築之路

身為一個設計人,流著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血液,想做出個令人驚艷的作品;但也有另一個力量牽引著我們,那是看到經過時間沈澱下來的雋永的建築,不論是文化殿堂、或鄉野民居,有著共同的親切感,這就是在地文化,這樣的力量約制我們外展的慾望,能修舊的就不要蓋新的,能少蓋就不要多蓋,新的建築也盡量融合在既有環境中讓人們感到親近熟悉。想要創新的慾望,以及尋覓親近熟悉感的想望,交織著我們從事建築專業工作的動能。

因多年深度參與地方環境改造的過程,我們慢慢培養出寧靜的心情,感受到建築存在這個環境當中,需要細膩地考慮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才有助於人們可以賴以為庇護所,成為一個凝聚人的場所。我們以營造自家庭園的心情,儉樸且恰如其分地扮演畫龍點眼的角色,如宜蘭的水岸空間改造、宜蘭南門林園的歷史建築修復、花蓮松園別館的歷史空間環境的活用,不著痕跡地改造環境,好像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而我們的作品最好就是成為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不必記得建築師的名字。

探索永續環境,學習珍愛自然

台灣糧倉的雲林讓我們更接近農業產地,瞭解廣大農業環境的課題,面對數百年來人類過度使用土地的反思,以服務普羅大眾為職志的建築師更進一步願為土地上無數有情重建棲身之所而努力。

2010 年澎湖山水堤外生態環境再造,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緩降海堤,溼地生態、與宜人景觀可以兼得。2011 年起更在位於雲林中心地帶、虎尾高鐵站區旁的農業博覽會基地建立一個濃縮自然的公園,營造友善環境,珍愛土地上原有自然消長的林木,這裡成為都市開發前的生態島嶼;珍愛水資源,這裡成為城市的水資源自然淨化中心。博覽會之後,這裡成為生態園區,至今仍是虎尾鎮民喜愛的城市公園。

善用環境提升心靈

我們喜愛明晰的構造設計,是喜愛輕巧的建築飛揚於大地,也是基於少用混凝土的環境觀,我們喜愛自然材料。羅東過去是台灣四大木材市場之一,有很好的木材產業基礎,在宜蘭時期,我們很自然選擇木材作為主要表現的材料。而後搬到雲林,開始思考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在了解台灣木材自給率很低的情況下,嘗試以「竹」作為我們主要的設計元素。

2016年,接到大地華德福學校創辦人許姿妙醫師的邀請,設計大地學校的新校舍,許醫師對於學校的想像是希望創造一個平實的自然建築。為了控制造價,我們建議考慮竹材,許醫師欣然接受,嘗試採用竹子和混凝土互相搭配。校園中間一座大空間的開放式竹棚架,可因應不同的活動使用,或是工藝課程、表演課程、或是集會等使用,校方反映這個多功能教室是目前學校最受歡迎的空間。

在大地華德福學校的設計過程,更加體會到心靈和物質是相互影響的,良好的環境對心靈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學校的物理環境為孩子實踐自我教育提供各種滋養,通過整合多樣的元素將孩子們帶入一個有意義的、可理解的和諧的秩序中。成人提供給孩子適宜理解、感受與積極意志的環境;孩子透過教室外在的佈置和材料,在不知不覺中經驗著愛與榜樣,環境是被賦予了「靈魂」和培育意義的。

我們的理解是,身處於良好的環境中學習,慢慢去體會心的作用,體會的越深,慢慢地會感受到心靈的平靜、關愛的力量、具有抉擇力的意志。謹慎運用清淨的資材,讓師生都會升起感恩心,感恩大地、感恩營造環境的人,懂得珍惜校園資具和恭敬眾人。具有感恩心的人,內心應該是寧靜的、歡喜的,漸次薰習,內心應該可以越來越清淨,這不就是教育想要達到的心靈傳遞的力量嗎?

圖片名稱

因為系統思考,理解己身使命

我和銘源 2008年從宜蘭搬遷到雲林,而後為么兒利仁奔走多元、適性教育,2010年勸請蘇治芬縣長在雲林推動華德福教育,2011年利仁離開人世,我們成立利仁教育基金會,協助雲林華德福教育的推動工作。可以說我們是因為關心教育、關心環境,而成立利仁教育基金會,但也一直自認為我們不是教育專業者,我們能做的是支持教育,而不是走進直接教育的核心工作—師資培訓、推廣等。

2021年因緣際會,接觸Emory University受到達賴喇嘛尊者啟發所開發的「社會、情緒及倫理教育」(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Learning)國際教育計畫,並開啟了推廣臺灣 SEE Learning的行動。

與此同時,我們的大藏建築團隊將竹構推展到大跨距的現代建築,運用到森林療癒空間,我們也將SEE Learning的工作團隊帶進自然環境,接受森林療癒的洗禮;也因郭瓈灔老師建議以正念Mindfulness來協助老師們照顧自己,我們開辦了兩班正念幸福課 MBWC (Mindfulness Based Well-being Curriculum),我們受用正念的寧靜愉悅。借用陳俊霖醫師提出的「綠色照護」概念,結合人與自然力的療癒模式、療癒場域可能成為我們的資源,共同建立身心靈健康的社會。

圖片名稱

也因為學習SEE Learning,學習到系統思考,理解到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相互依存,感知重重無盡的因緣形成了我們所在的奇妙世界。此時,我不再自限於非教育專業者,我們只能支持、捐助教育,體會到物質和心靈不是別別無關,而是互相依存。我們所從事的建築專業工作,讓我們學習到謹慎使用自然資源的永續思維、崇敬自然與觀照眾生的慈心理念,也視全民共享的環境品質(乾淨的空氣、水、生態環境,城鄉環境與公共空間等)為人權、不是消費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投入公共環境或供公眾使用建築的原因),我們朝向公平正義的公民社會而努力,理解到這就是「生態素養」,我感覺更有底氣。

美國教育家大衛.奧爾(David W.Orr)發表於1992年的奠基之作《生態素養》,他提出21世紀的教育目標是「生態素養」(ecological literacy),一個具有人文理想的人就是有生態素養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存在與周遭的存有物共構成一整體,學習人與社會如何相互關連、及如何關連到自然系統才能永續運轉,從我們的專業出發、和從系統思考的學習似乎殊途同歸。

我們自持是佛弟子,把建築空間專業當作入世修行的道路,藉此整合相關專業,共同合作以體貼大眾、關懷有情,還諸大地生養不息的環境。利仁基金會推動SEE Learning,重新串連我們過去支持的華德福學校,向來注重身心靈健康的華德福老師們很快地看到心智科學的教育模式對師生有幫助,願意踏出學習的一步。SEE Learning團隊的夥伴也在臺灣各地學校不厭其煩地宣說,我們也正企劃將「大腦故事」電影導讀傳送給老師們、傳遞給大眾,讓人們認識到透過心智科學的教育模式,幸福快樂是可以學習的,這是尊者的願力,我們也非常歡喜參與其中。

圖片名稱

培養自己和下一代人成為具有生態素養的地球公民,擁有心智健康的自我覺察能力,應該可以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分享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