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SEE Learning 實踐交流 台中市立僑孝國小SEE實踐分享(二):與SEE的相遇

2024.05.03

台中市立僑孝國小SEE實踐分享(二):與SEE的相遇SEE Experience from Taichung Municipal Qiao-Xiao Elementary School II: The Encounter with SEE Learning

台中市立僑孝國小SEE實踐分享(二):與SEE的相遇

由此,緹潔老師深有所感地說:「SEE Learning老師一定要自己練,自己用得上,才可能幫助得到學生!」

作者:Shumay

照片:洪緹潔

(二)與SEE的相遇

洪緹潔老師與SEE Learning的相遇始於一次的見習活動:「由於學校工作繁重,我一直都不太有勇氣真的跨出去認識SEE,這一路上多虧有陶校長的陪伴與指導。」

前新北市土城國中的陶道毓校長即使退休了,為了讓更多師生有機會學習到SEE Learning,他退而不休,走訪全台各地小中高乃至大學,鼓勵並陪伴老師們學習SEE Learning,並將之實踐在班級當中。

有一次母親節,緹潔老師看見了仁慈繪圖的活動。在此之前,緹潔老師也會在母親節前邀請孩子們寫念恩卡片給媽媽,但是久而久之,這個活動好像越來越流於形式,缺乏可以調動孩子感恩心的具體方法。而SEE Learning的仁慈繪圖活動不僅能快速幫孩子調動起過去感受到的、母親給予的溫暖,還多了很多可以更深入討論和學習的空間。

小朋友畫出來的仁慈圖畫,有的是小時候生病,媽媽帶他去看醫生的圖,有的是媽媽為她說床前故事的圖等等。雖然小二的孩子並沒有豐富的詞彙和表達能力,但卻能夠藉著溫暖與感恩心的推動力,將這個回憶娓娓道來。而這個活動家長也同時參與,家長在講自己的母親時,也是用仁慈繪圖的方式來傳達。看著孩子在旁邊看媽媽的仁慈繪圖,聽媽媽念親恩,進一步耳濡目染時,緹潔老師開始對SEE Learning產生了好奇。

在剛開始學習自我覺察時,緹潔老師發現,自己常常都在憋氣,後來開始練習靜心呼吸,往往直接沈沈睡去,於是緹潔老師花了一些時間練習靜心呼吸。漸漸地,練習發生了效果——在快要火山爆發時,她會提醒自己要練習用立即救助策略,吸氣、吐氣、吸氣、吐氣,讓注意力從原本煩煩擾擾地追逐著憤怒的事情,回到自己當下的感受上,漸漸地心就平靜了,自己也慢慢掌握到如何覺察乃至即時調整自己的情緒。

緹潔老師也發現,許多原本以為理所當然的概念,在實踐中往往有翻新的認識與修正。比如靜心呼吸不是只有在靜的時候才能練,在動的時候也可以練。如此一來,即使孩子在外排路隊、等升旗或者做其他事情,都可以同時練習靜心呼吸。靜心呼吸是沒有空間和狀態限制的。而這也進一步幫助學生拓寬了靜心呼吸練習的場合和機會。

但是即使教了很多次,即使靜心呼吸時都可以靜下來,孩子們卻還是容易情緒失控。緹潔老師一開始會覺得,為什麼教那麼多次了,孩子的情緒還是這麼難以控制?所以每次孩子又掉入高亢區時,緹潔老師就會感到很挫折,乃至會有點生氣,覺得是不是白教了?後來在過程中慢慢體會到,這個年紀的孩子本來就是躁動的,不可能教幾次就要求他們不能掉出復原力區之外。更何況孩子其實進步很多,以往都是來找老師告狀,但現在他們會自己跑去孔子老師那邊(寧靜角落)調整情緒,並且跟對方好好溝通。現在孩子們發生衝突,基本已經不需要老師從中調停了。想到這些,緹潔老師反而看見是自己無法接受孩子有較強的情緒波動,自己的內在太緊繃了。

上面回憶孩子進步的方法,就是SEE Learning裡的寶貝盒策略,這個方法對緹潔老師尤其有幫助。在跟二年級孩子互動的過程,緹潔老師說,有時候她真的想要火山爆發了,但因為學習了SEE Learning,觀察到自己的怒氣,於是會在還沒有爆發前,先藉機離開,去洗洗手,重新接地,然後想想:「上個星期,這個孩子不是進步很多嗎?雖然現在看起來好像打回原形了,但是曾經有過的進步也是真實的,不是嗎?也許只是現在有些狀況,我沒有讀懂他?」把關於這個孩子的「寶貝盒」打開,看見裡面許多閃閃發亮的資源寶石,緹潔老師心中的怒火與懷疑就漸漸平息下來了。而孩子也在老師練習調整自己時,潛移默化地學會怎麼使用資源寶石。

由此,緹潔老師深有所感地說:「SEE Learning老師一定要自己練,自己用得上,才可能幫助得到學生!」

 

台中市立僑孝國小SEE實踐分享(一):聽不懂 還是可以感恩你

台中市立僑孝國小SEE實踐分享(三):SEE是家庭與學校的橋樑

 

分享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