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SEE Learning 課程紀實 新北市113年度SEE Learning實踐工作坊(一)活動報導

2024.12.04

新北市113年度SEE Learning實踐工作坊(一)活動報導New Taipei City Teacher Training Part I

新北市113年度SEE Learning實踐工作坊(一)活動報導

老師願意付出、願意努力,為的是什麼?絕不是為自己而已,我好之外,你好,大家共好,在座的每一位與會老師都在實踐這樣的精神。 2024.10.24 於新北市中和區漳和國中

有次序的培力課程—從體驗、回流分享、到實踐社群

今年五月在蘆洲國小、安溪國中辦理老師的體驗培訓,七月辦理「推動分享會」,八月「教案實作增能培訓」。
十月24日再回到漳和國中-「實踐工作坊」,這場交流與探討意義非凡。
SEE Learning 推動中心陶道毓校長打個比方來形容……

醫生為病人治療,藥效再好,病人回家沒有吃藥,結果都是無效!另一種情況是:藥吃下去了,但不同病人藥劑如何調配才能有效,也需要回診和醫生核對。

大家能出席,代表SEE Learning 引進台灣之後,我們正在累積從小學、國中、高中的應用經驗。與會老師扮演著和教育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利仁教育基金會四方結合的重要角色。今天所交流的推動經驗,未來可以幫助台灣把社會與情緒學習這一塊領域建置起來。

 

教育局是資源整合的最有力推手

新北市教育局陳喬禹校長致詞揭示:「新北市推動社會情緒學習三年計劃」的進程,目前從專輔老師的培訓開始、國中端再加入導師,目標在形成專輔、導師、教育行政核心社群,且從班級開始落實社會情緒學習。

喬禹校長肯定在場老師自發性地學習SEE Learning課程,並在班上推動的用心。在這場交流與探討中,無論遇到了哪些困難?或者任何突破與嘗試,都會是未來三年計劃再修正的重要參考。

 

生命教育資源中心 X 漳和國中

池旭臺校長以倒帶方式滿足後進者的好奇?為什麼是漳和國中……

民國87年起教育單位開始建構生命教育概念,直到民國92年板橋國中接「北區全國生命教育資源中心」。道毓校長和我一直是承辦的好同事。爾後,我調任自強國中、安溪國中,到現在的漳河國中,「生命教育」四個字一直放在身上,這是一份榮耀,也是一份責任,漳和國中未來可以成為大家定期回流的基地。

道毓校長是我所佩服的教育實踐者,對教育新的思潮及議題的敏感度極為關注,過去他在新北市土城國中領先推動的「探索教育」,至今依舊幫助到老師與學生。今天,以他的敏銳度再次引介SEE Learning 進入教育現場,期待生命教育資源中心能聚集眾人力量,為現場老師有所貢獻。

 

少子化撞上AI時代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團隊?

少子化正衝擊著台灣,今年全台出生嬰兒13萬多,據統計新北市四百萬人口,出生只有一萬多人。萬一每一個孩子沒有被帶起,未來我們自己、國家都會受影響。

點亮協會理事長,劉桂光校長,在「Al發展中的變與辨」演講中提及:「孩子的問題不是手機、不是3C,而是我們的想法。如果大人的想法開放度不夠、急於做價值判斷、急於想要解決問題。對孩子可能越幫不上忙。」

劉桂光校長鼓勵大人們:「正因為孩子的問題不好解決,大人們不是不管,而是投入更多時間去面對。」

池校長、陶校長、劉校長三位學校的大家長帶頭做示範,無論在職或退休,都致力於投入實踐團隊,累積能量,產生影響力,一股帶動正向發展的社群已然成形。

 

與會老師的回饋

來自丹鳳的陳老師:
「我覺得很踏實!今日的共備,對於自己在練習推動SEE Learning有很大的鼓勵和支持。可以在班上邀請學生試試看,也可思考如何融入現有課程並與原班導師合作。覺得很有動能。」

來自三峽的楊老師:
「我的領悟是:體驗課程未必一次到位,而是要一直試、一直試,要想清楚我到底想要教學生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

來自中和的陳老師:
「我覺得SEE Learning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穩定學習,其實在過程中老師自己本身的感受,認識身體知覺的變化,收穫是最多的。」

來自鶯歌的林老師:
「關鍵性領悟~原來班級共約,就算不是導師,也可以跟學生討論共約,我希望回到學校後,能跟學生從課程開始討論班級共約。」

來自新莊的洪老師:
「這套課程就像在『練肌肉』。練習覺察自己的身體及覺察別人的需求。練習從經驗中找成功的途徑,接受過程中的挫折,放下原來的期待。這都需要反思。」

來自板橋的林老師:
「回流課程可以對於課程整體架構的概念做複習與累積。關於這些概念,其實教學手冊都有寫,認真讀會很有收穫與支撐。」

來自丹鳳的林老師:
「一次共備4個教案,再加上小小試教。很輕薄短小,又累積歡喜心的方式。 我很喜歡,我也努力地挑戰自己不敢講,也站出來練習了一下。下次我會做得更好。」

分享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