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05
作者:涂惠芳
2024年8月3日是竹構學苑今年的第四場講座,這次請到的是享譽國際的竹編藝術家蘇素任曾多次受邀走訪多國,推廣台灣竹藝之美。曾至法國、美國、德國、科威特、日本、韓國、新加坡、西班牙、上海世博等地,也曾至紐約擔任駐村藝術家。分享如何將傳統竹編技法演繹出竹編雕塑並融合於大型的戶外竹藝裝置,走出不同於傳統竹編工藝的道路。主講主題分三個面向切入,1.竹基本編的無限美學-以傳統作為想像的基礎;2.竹編雕塑-從傳統蛻變具有當代性;3.竹構造-好比一幅風景。
講座首先由利仁教育基金會的李綠枝執行長開場,執行長介紹素任老師不但從傳統技法發展出個人創作,還是少數能夠搭配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的竹工藝師,將竹工藝與空間結合,老師說:空間是有價值的,善用我們使用的每一寸空間。蘇素任老師帶來許多個人創作作品,有充滿喜氣婚嫁用籃子,也有裝貓用的竹編籃,六角孔編的竹編雕塑,用竹編基本編法創作杯墊~六角孔、三角編、輪口編、人字編、長/正方形梯形編 、八角目編、麻葉編、孔雀花編、波浪編、六角雙層穿花編、風車花編、卍字編、矢紋編、橫縱向六角網代編、千代田邊等等……,猶如小型展覽的講座實在讓人驚豔。
素任老師專精竹細工,就是竹編工藝;對竹粗工也熟悉,就是竹管家具等;為了能讓竹藝有更多展現和運用,她也學習漆作、木工、學習茶藝等。說到她最擅長的竹細工,她說單是使用六角孔編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變化,運用五角孔轉折呈現,加上不同的穿花方式、配合箭紋編就能有更多的紋路設計,六角孔疊編。喜歡畫畫的老師以六角編為底加上箭紋編運用以畫的概念呈現三原色塊的幾何圖形創作一件向蒙德理安致敬的壁掛式竹編作品。以立體派畫家畢卡索的舞蹈畫作品為發想,用六角孔、五角孔創作竹編雕塑人物-舞系列,充滿熱情肢體動態之美。
斜紋編也是很好的表現技法,運用經緯角度及不同的顔色可以編出文字(福、祿、壽、囍),竹篾大小不同還可以呈現出波浪的感覺。
以傳統竹編基礎技法為發想創作多種有趣生活作品,與駱毓芬設計師合作完成蓬蓬裙椅,用古早夏天消暑用具「竹夫人」轉化成為椅腳,變成蓬蓬裙椅;它,正式被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藝術領域教科書(9下第六冊)。還分享小常識—早期竹夫人內會放兩顆五角球是為了除去裡面的蜘蛛網。有首詩是這麼形容這件先民器皿「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來喜相逢;梧桐落葉分別離、恩愛夫妻不到冬。」相當貼切。
竹夫人內的童玩,用壓一挑一技巧編織而成的五角孔竹編球,讓設計師周育潤及工藝師合作轉化為「泡泡沙發」,將球狀竹童玩用塑套連結組成沙發,於 2011米蘭設計展及2015年在杜拜設計節展出。
「Bambool」三角竹凳是蘇素任與周育潤設計師合作首次嘗試以竹管家俱展開工法,結合表面編織亂中有序編及椅面六角孔穿花編的技法,來表達竹子本身由地表長出,再由枝幹延伸到枝葉的設計概念。學員提出竹管的部分為什麼有鑽兩個孔,老師肯定學員很仔細觀察,作品放置貨櫃運送過程中或冷氣房,温度比較高,鑽孔及做凹槽是為了減少竹子裂開所做的處理。
2017年臺北世大運與桔禾設計合作推出的火炬、手電筒及環保杯套的編製,複合材質的拼組。世大運火炬完整展現台灣傳統竹編工藝與現代雷射切割技術,另搭配竹編大師六角織法包覆鋁環,兼具美感與隔熱效果。
「來地喵喵」的天花板運用箭紋編衍生概念以竹片多重堆疊編制而成,不同厚度、層次的竹編展現視覺動感,最後收攏成圓弧取其生命源頭的圓滿意象。牆上的竹編壁燈象徵主人三隻離世的浪貓,以貓的毛色為靈感,鵝黃色光芒在樓梯間漾動,展現竹編特有的溫潤質感及生命永續的理念。
將傳統竹編創作走向減法美學,採竹編「壓一挑一」的概念組裝製作的「22號椅」。
竹山台西客運二樓的「竹青庭人文空間」,以桂竹的厚竹片為雕塑架構,再配合薄竹編的自由編織法,工藝師隨興揮灑沒有畫草圖隨興憑她的想法自由層層堆疊而成。在餐廳裡掛著竹管展開配合自由編織由駱毓芬與老師合作的竹燈,展現出燈光光影穿透竹編織工藝之美。
學習竹編中大家公認的最難理解風車編,在著迷於數學邏輯的老師來說也非難以理解,善長將傳統竹編創作成當代實用又兼具美感的作品,用以竹細工中的壓挑編織,融合了籃胎漆器及傳統竹粗工的竹管傢俱、竹片烤彎技術、竹雕切割研磨工藝;作品除了傳統生活竹編用具,更擴大到燈具、家具、戶外裝置藝術及室內空間設計。這三年有感於戶外竹編裝置不容易長期保存,近年改往室內創作,如將傳統竹編工藝美學帶入信義區豪宅陶朱隱園生態會所竹編廊道編製,用雕塑概念塑出山巒疊起,山澗蜿蜒。隨著工藝家意識流串,如潑墨般自由揮灑、渲染不止,舞出一片山水、天空,構成飄然而雅致的竹編藝術廊道!
素任老師期待未來有適合空間可以做一件新創作,讓竹片如瀑布般從牆面傾洩而下,透過工藝家三觀思維轉繹,如魔術般幻化為椅子的大型創作地點。
老師樂於提攜後輩,常指導許多學生參加設計比賽不遺餘力,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學習竹編工藝,最後,老師也歡迎大家來竹山時到23工作室走走。講說後,參與的學員也很熱烈回應,想後續跟老師請教竹編創作技巧及開課資訊,真是一場難得的交流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