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SEE Learning 課程紀實 新北市  113年度 SEE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微體驗活動報導

2024.06.14

新北市  113年度 SEE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微體驗活動報導A Taste of SEE Learning for New Taipei City Educators Part I

新北市  113年度 SEE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微體驗活動報導

AI時代來臨,生活的腳步變得如此快速,小學現場有尖叫哥、國高中校園隨時有爆走突發事件,都和情緒有關;情緒教育是友善校園中首要關心主題。

新北市  113年度 SEE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微體驗活動報導


2024.05.10在安溪國中舉辦的社會情緒學習研習中,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王瑞邦主任坦言:

「老師或家長常常談「情緒」,當情緒 ”夯 ”( giâ) 起來時, 全部都破功了 ! 」


情緒暴風雨X 預防策略


因應隨時會出現的情緒風暴,我們能做什麼調整、有什麼解決方法呢 ?  新北市生命教育中心學校_安溪國中池校長大力推荐辦一場可以提供實務操作,又有回流機制的研習,拉長時間陪伴老師培養更好的EQ能力。這次的微體驗研習即是量身訂製,依年齡與同儕環境分別進行國小場和國中、高中組兩場次。

承辦此次研習的邱文良校長在2024.05.21也蒞臨蘆洲國小為老師們打氣與勉勵:

新北市教育局在生命教育的推動,從正念一直到今天的SEE Learning微體驗,最大的期待是幫助學生調節情緒,也希望為老師帶來更多用的上的策略,大人與學生共同攜手來認識情緒,找到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更期待老師帶回去分享,並測試這套教材的實用性,測試結果希望在7月份再辦一場交流分享會」


05.10到安溪參與活動體驗,並於05.21蒞臨蘆洲國小給予支持的特教科池專員特別提到118課綱會列入情緒學習主題,而這份SEE Learning教材特別著重「覺察力」,讓學生能夠啟發自我覺察情緒的能力,進而覺察與他人的關係,更提供策略學會如何調節情緒,學生先幫助自己,爾後與同學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都對老師的班級經營也會有幫助。


一窺微體驗 


6小時的微體驗課程由「踏進、踏出」活動開始,彼此從陌生到匯集共識,原來我們都希望得到快樂、遠離痛苦。而回憶生命中被善待的經驗與繪製仁慈圖畫讓我們度過一個仁慈&有氧的上午。下午進行「復原力三區」的體驗,包含身體知覺的辨識、自我救助工具的練習,其間幾個一分鐘靜心練習的穿插與小組討論……等都令老師們得到許多領悟與反思。


領悟與反思回饋


二場次共50多位老師參加,老師們的回饋如下……


●    國小場次參加的李老師分享:感覺能「好好的找到生命中被善待的經驗」真的很重要,像是源源不斷地儲備更多好的能量資源,我希望「找資源」的課程未來可以支持自己,也幫助學生。


●     國小場次參加的陳老師分享:在班上特殊需求的孩子特別多,家長的需求也很多,我常常處於高亢區。但今天的研習讓我對自己有多一點的信心。過去我總覺得我做了好多……,但孩子、家長都看不到,今天參加完研習之後,我最大的收穫是我先學會仁慈地對待自己。我也願意嘗試再接一次導師班,學習從經營一個仁慈的教室開始。


●    平常就非常忙碌的涂主任分享:今天的復原力區域,這個概念讓我得到很多新的點子,其實不但學生需要儲備更多的資源,以便隨時回到OK區, 老師也很需要具備回到復員區的能力,回到學校之後,未來我希望能夠跨處室合作讓學生跟老師們平常就儲存更多的寶貝資源,好好經營一個班、好好經營一個學校。


●    任職於民間協會的劉老師分享:今天的學習彷佛沈浸在仁慈的氛圍中,如果我們能學會辨識、覺察情緒、並且接納它,就更容易立即地回到Ok 區。


●    在國、高中場次中,池校長在上午的致詞中提到:想在校園創造一個「安心製造所」的夢想。國中生爆點低,「寧靜」可以教嗎?安溪從2017年開始推動「寧靜時間」,就在05.10這一天,來自丹鳳高中的徐老師看到哪一幕而印象深刻呢?


●    徐老師分享: 上課鐘響後,走廊上聽到「深呼吸」的廣播聲,很多學生停下來,有的閉上眼睛、有的看著地上,也不會在意旁邊有人在看,就跟著廣播「寧靜」一下。徐老師好奇地請教安溪國中的老師,原來安中已經推動正念多年,從校長、主任、老師一致堅持地走了幾年,學生就這樣培養出回到寧靜時刻的習慣。


●    體驗活動中有一則「張主任的一天」,05.21現場也有一位張主任現身說法:「品格也是我們校訂的課程目標。但品格的內容常常很抽象,用說的就像說教。今天的體驗卻很生活化,又很具體。可以讓學生自己想通,或者先看別人怎麼做,從觀察中帶出了學習效應。回到學校後,我很願意嘗試SEE Learning的活動,看看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可以理解到什麼。


●    國小場的王主任也分享:今天的實作練習,我最有感覺,簡單地由觀察呼吸開始練習。上午練習時,感覺比較生硬,但到了下午做,就有感覺了。


●    教育局課程督學暨家庭教育中心輔導團顧問鍾雲英校長更是連續兩場現身鼓勵。她分享:「我和SEE Learning 有一種不謀而合的共鳴。以往我常帶學生外出比賽,最常帶學生調整緊張的就是: 「深呼吸」 。接觸SEE Learning之後,覺得它最迷人的地方是「自我救助策略」,它沒有談很深的理論,活動體驗之後所留下的是自己內心的領悟與反思,做起來不難,孩子容易做,家長也容易配合。」

 


李秀雯老師X快樂205 


研習會精心安排一段老師使用SEE Learning教案的經驗分享,這是最受到與會老師注目跟迴響的30分鐘……


蘆洲國小_李秀雯老師透過SEELearning的推動,得到不少的領悟與反思,尤其她發現:「先調整自己的想法,比較容易,在一次次的領悟活動練習中,她漸漸接受學生的差異性,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一聽就會。」例如,「傳水杯_練習注意力」這個活動,全班意外發現:最無法順利傳給下一棒的人是班上的特殊孩子,傳杯子時,他的手抖到不行,不聽使喚,他明明想要不讓水跑出來,偏偏控制不了自己的手。


透過觀察與互動,同學才知道:「原來他沒辦法讓手不抖動。」


家長們也間接由孩子的口中知道孩子在校點滴,回過來肯定老師的帶領,甚至給老師的回應不是告訴老師:「這樣處理不對,應該怎樣處理才對」。而是:「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好辛苦喔!」


秀雯老師體會到:在這個下課都是尖叫聲,嘰嘰喳喳隨時會發生意外的環境中,找到一些策略,讓小朋友也有能力幫助同學及兩個字 老師 很重要。 


從小一新生到現在的二年級,秀雯老師把SEE Learning的教案活動陸陸續續搬到205班。她說:「我沒有時間仔細準備活動細節,就是照著教案走。我和學生一起營造出一個快樂205班。」


回流機制X 實作換帖站


6小時的研習在溫馨有感的安中夢想會議室及蘆洲小品格教室中度過,利仁教育基金會SEE Learning 推廣中心陶主任最後邀請所有與會老師,回校後再捐出6個小時給學生,把SEE Learning活動帶回教室中,無論是科任 ( 一個活動做6個班) ,或導師( 帶6次小小體驗活動) ,試用看看,期待7月的分享會交換進一步的經驗值。


基金會也會邀請老師們加入一個Padlet [ SEE Learning實作換帖站] 的線上教室,期待暑假7月見 !  

分享到
更多文章